酒店改造迎来窗口期 重新定位提升竞争力与资产价值
5月27日,仲量联行正式发布《存量改造,焕然一新——中国酒店存量资产改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结合对125家酒店业主及运营方的问卷调查结果,剖析了“存量常态化时代”酒店行业的新一轮结构性调整趋势,探讨如何通过酒店存量资产盘活,实现价值重塑,最大化赋能酒店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城市从“增量发展”逐步迈入“存量提质”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机构数据显示,2011—2018年间,国内新开酒店数量持续递增,按照行业常规的5—8年的更新周期,过去十多年间开业的酒店很多都已经到了需更新改造的阶段。
“重新定位”是酒店改造关键
随着酒店新增供应放缓,已高速发展40余年的中国酒店行业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定位过时、管理效率低等“隐性问题”和配套功能不符、设施老化等“显性问题”愈加凸显,持续制约存量酒店的竞争力,并与城市发展不匹配,酒店行业的存量资产改造势在必行。
白皮书显示,2024年出境游逐步开放,增加了不少免签目的地国家,国内旅游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流,存量酒店可有计划性地、阶段性地实施改造,以迎接市场需求。
白皮书指出,酒店存量资产改造需围绕“重新定位”开展整体评估、方案制定和落地实施的完整流程,而重新定位方案须基于对市场规模、客源结构和竞争格局三大维度的深度剖析和研究。
由于大部分存量酒店的改造难度翻倍增长,为推动酒店资产实现价值重塑,仲量联行建议,业主可以在优化客房类型及设施、餐饮空间、会议区域、酒店公共空间等方面开展更多思考。此外,ESG和工程系统升级也值得关注,由于酒店运营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占据较大比例,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减排效果。
改造后更具备长期投资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追求更多样化,酒店物业在出售后改造成其它资产业态已成为一种趋势。据仲量联行统计,自2014年至今,作为国内主要的酒店投资交易市场,北京和上海超过40%的酒店资产在出售后改造为其他资产业态,例如办公、长租公寓,或集合各类业态的商业综合体。
仲量联行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周涛表示:“相较于其它主流商业地产,国内酒店资产年平均投资交易量仅占总量的8%左右。将酒店物业改造为其他业态,基于商业地产最高用途和最佳用途的原则,可以为投资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改造后的物业也将适应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具有更显著的竞争力和升值空间。同时,通过将原本用于住宿的酒店转变为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城市中老旧或闲置的酒店物业的资产价值将再次被焕新,这些物业在改造后重新加入市场,也有助于城市更新和房地产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升级改造后继续作为酒店运营,也能够发挥优质资产的效能。根据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内地酒店投资交易市场创近年新高,北京和上海酒店市场录得投资交易额近130亿元人民币,其中92.5%交易标的是位于核心区的地标性酒店。此类资产通过保护或升级改造保证了价值,对酒店资产交易起到重要作用。
白皮书显示,存量改造后酒店物业的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和资产流动性将得到提升,更加具备长期投资潜力,为业主和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财务收益的同时,也为未来可能的成功退出提供保障。
版权声明:新闻咨询栏目是编辑整理全球前沿设计风尚和行业动态作为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酒店改造 酒店改造设计 酒店改造设计公司